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新疆商会)网站!
首页 > 机关党建 > 访惠聚工作
飞越祖国版图的旅程
2015-02-13 来源:

——恰提村绣女内地考察记录

    2015年1月26日清晨,东方微明,雪花纷飞,恰提村穿上了雪白的冬衣,大地仿佛依然沉睡。然而村委会的院子里却是灯火通明,路灯、车灯都亮着,院子里站的这一伙人,走近一看,是恰提村的几名妇女刺绣能手、村委会的同志和新疆贸促会驻村工作组的同志们。工作组的同志正在为妇女们送行,工作组的车辆和村党支部书记买买提•努尔驾驶的私家车将一同送她们去喀什机场。没错,绣女们这是要去内地考察了。

    这次考察是新疆贸促会驻村工作组自2014年3月初入驻恰提村以来,计划开展的民生工程和妇女青年工作的重点项目(活动)之一,新疆贸促会党组对考察活动积极支持,工作组策划了此次活动,布置了考察的任务并联系了内地接待车辆。这次考察是对2014年已经开展的妇女刺绣项目的继续深入,目的在于:了解内地刺绣发达地区的工艺技术水平,开阔柯尔克孜妇女的视野,提高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和理解,找到自身的差距和优势,激发她们自主创业的动力,并努力成为柯族妇女通过发展刺绣致富的带头人。

    现在明白了,原来如此!

    参加考察的共5人,4名为柯尔克孜族妇女,其中3人是2014年10月全村妇女刺绣比赛的优胜者,1人是村委会干部、大学生村官兼翻译,带队的1人是工作组妇女青年小组的同志。

    这是绣女们生平第一次离开新疆,也是第一次乘飞机,每个人都很兴奋,行李托运、安检都是一丝不苟,严格按照要求程序执行,候机时也很安静,她们只是在默默地观察和学习。登机到着陆的整个过程,绣女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看着悬窗外的景色,茫茫云海和灿烂阳光与往常似乎都是不一样的。行程安排中,去程是喀什飞上海,共8个小时,其间在乌鲁木齐转机。到达虹桥机场已是夜幕降临,去酒店的途中,一路繁华的霓虹,扮靓了中国的东方明珠——上海。

    上海!绣女们从中国最西部帕米尔高原的山村里飞跃万里山河,来到东海之滨,为的就是看到向往已久的你,夜色中见到你朦胧依稀的模样,仿佛疑惑自己是否经历了传说中的时空穿越。

    第二天,妇女们来到上海陆家嘴的CBD商区,这里有东方明珠电视塔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上海中心、金茂大厦等久负盛名的建筑,她们一一参观,各种拍照留念,耸入云端的大厦已经藏不进相机小小的镜头里了。不远处的超大荧屏闪烁着高清图像,各种造型的摩天高楼鳞次栉比。带队的同志为她们讲解着这里的建筑和功能。空气潮湿而微寒,整洁宽阔的街道两边,树木苍翠,花朵绽放。远处是模糊的,因为天空总是雾气蒙蒙的。路上看到长龙一样的车阵在盘旋起伏的高架路上排队通行和人行道上,不同肤色,不同发色的人们行走匆匆的身影。在外滩的江边,她们第一次见到了轮船,听到上海的钟声和海鸥的鸣啼,与一群来自韩国的游人相互友好问候。这样的一天,最忙碌的不是双腿,而是眼睛。

    1月28日,29日,连续两天的阴雨,妇女们乘车前往苏州考察,苏州至上海往返路途约需5个小时。第一站是苏州刺绣第一名镇,苏绣的发源地和最高水平的代表地——镇湖,这是一个大部分人口都从事刺绣及相关行业的小镇。中国刺绣艺术博物馆就坐落于此。展馆主体两层,馆内展示了中国刺绣的4大类90余种针法、技法,珍藏着苏、湘、蜀、粤四大名绣的代表作品,展品件件巧夺天工,精美绝伦,作品中人物的发丝和眼神逼真传神,远看还误以为是油画。其价值也十分昂贵,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绣女们脸贴近玻璃橱窗,睁大了眼睛使劲看,生怕错过了某个细节,伸出手去触摸,就是不相信眼前的美图是用丝线一针针绣出来的,古美霞依•克里木惊叹:“胡大,这怎么能是真的,可算开了眼界了!”从艺术馆出来,带队的同志将她们引进一家手工刺绣作坊,经与负责人协商后,她们可以近距离的观看当地绣娘们的刺绣针法、娴熟技艺,请教和探讨技术问题,同时了解到:在当地,一幅40cm见方的较上乘的刺绣作品市场价格为3000元至5000元,与一名职业绣女的月薪相当。之后她们来到绣品街,在长近1公里的街道两边密密麻麻的开张了300多家刺绣店铺:有售各款各色刺绣工艺品的,有现场刺绣展示的,也有卖刺绣工具及原材料的。绣女们订购了一些刺绣的图样和针线想带回去尝试。29日上午考察组再次来到镇湖(途中参观了太湖大堤),取回了订购的物品,向老板娘要了名片,相互交了朋友。到达苏州市区已是下午,绣女们雨中参观了著名的苏州园林之一的“狮子林”,乘船游览了苏州河,并参观了新丝绸之路博物馆,让她们有机会对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丝绸和刺绣的发展及古代建筑风格和居民的生活方式做一了解。大学生村官唐努尔说,可惜天气不好,时间太短,要不然这么美的景色我想再看三天。

    1月30日,绣女们来到城隍庙和南京路步行街,带队的同志友情提示说,这两处的店面基本都是可以还价的。在城隍庙,她们虽然不能随心所欲的品尝美食,但收获都不小,买了当地特色的、清真制作的糖果点心,箱包饰品,了解了江南的人文风情。不过,在南京路步行街却收获不大,大多两手空空而返,似乎觉得适合自己需要的东西不多,或者她们还价太狠,态度坚决,老板不肯卖,她们也不会轻易妥协,而且意见统一,体现出绣女们的果断和主见。

    1月31日至2月1日中午,考察组一行驱车赴杭州考察,往返路途约6个小时。这次杭州之行主要是实地参观大型电脑刺绣设备的生产运行情况。带队的同志已联系好了两个生产厂家,一个是浙江海宁金佰利纺织有限公司,一个是浙江凯迪雅布艺有限公司,都在杭州郊区——海宁许村镇。在这里,考察组成员们看到了56台9针20头、13米长的大型电脑绣花机同时工作的场面,也见到了43台布匹提花机同时运转的景象。巨大的生产车间,飞速晃眼的针头,轰鸣的机器声和寥寥无几的操控人员。在与工人的交流中了解到,由于人手不够,一个工人要同时看管两台机器,虽然临近春节,可是工人们依然没有休息,因为要赶合同的交货日期。问她是否觉得辛苦,她说:早就习惯了。经她们的手中,一卷卷精致美观,比例一致的窗帘布、餐桌布、墙纸布、装饰布诞生了,继而又从这里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正是这样的一群人,在大时代的背景下,开创出来的品牌企业,引领许村布艺争得市场,带领人民走向富裕,并将许村逐步打造成为著名的中国布艺之乡。抬头看见了远处许村的标识性建筑“中国纺织品国际贸易中心”。参观完赶赴杭州的路上,车内往日叽叽喳喳轻快地说话声没有了,大家都在沉默,或许是累了,或许是在思考着什么。

    来到杭州,不可不去西湖。浓妆淡抹总相宜,果真是不错的。然而,阴雨天在湖滨大道上行走观赏冬日的西湖也是考察组始料未及的,因为雨具不够,所以只好钻进车里沿途欣赏了。看哈斯也提抱紧双臂,问她有没有觉得冷,她却说,还行,不太冷。她是怕给大家添麻烦。带队的同志请司机师傅调高了空调的温度,车里渐渐暖和起来。“这里面的水太多了!”哈斯也提已经活跃起来,拿着手机对着窗外拍照片,把依旧游人如织的断桥和岸边摇曳的垂柳收入镜头中。

    2月1日晚返回上海后,考察组一行决定住在距离机场较近的虹桥七宝街附近,几经比较,选择了一家比较安全、温暖的经济型酒店。2月2日是妇女们此次考察的最后一天,大家还想买些东西带给家人朋友做礼物。于是,上海“七宝老街”购物商圈成了首选,这里既有大型的商场也有独立店面还有甩卖的排挡。工作组带队人把妇女们带到电子产品店,商场和七宝步行街逐个参观,希望她们更多的了解上海的市场行情,商品的价格和流行趋势,问询解答和讨价还价中,促进了祖国最西部和最东部人民的交流与信任。

    3日凌晨,依旧东方微白,考察组5人登上了返程的航班,上海飞往喀什,同样是途径乌鲁木齐转机,不过时间更长,共10个小时。夜里11点,在一个有雪花雪花飞舞的晚上,工作组的同志驾驶车辆把绣女们一一送回了家,为期8天的考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后来,问起做飞机的感受,哈力帕说:刚开始觉得新鲜有趣,还提供餐饮,可是时间一长就有点难熬了,没想到坐飞机也挺辛苦的。是啊,世间哪有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的事呢,只想坐在家里轻轻松松,安于现状,不付出劳动和努力,又哪能致富过上好日子呢。

工作组与乡政府领导、乡派出所代表、村委会班子和考察组人员召开行前会议商讨考察相关事宜

妇女们在中国刺绣艺术馆前合影

馆内参观

馆内参观

馆内参观

馆内参观

参观手工绣坊

参观手工绣坊

参观手工绣坊

在绣品商店采购

参观纺织厂,观看电脑绣花机的生产情况

在纺织厂车间观看电脑绣花机的生产情况

参观布艺厂车间

在布艺厂车间观看提花机的工作情况